今天早上阿姨請我們去飲茶,
她是我外公的乾女兒,比我媽小一歲,
是以前我外公在廣州工作的時候認識的,
小時候我就聽說過這位阿姨,但一直到五年前我才第一次見到她。
阿姨有個兒子剛到澳洲去讀大學,
我們兩人都剛結束痛苦的雅思折磨,
如果我見到他的話一定會有很多話題,
五年前去的時候,他還只是個初中生,
是個看到女生會害羞的年紀,所以我們也沒怎麼聊到天。
他就像是多數的大陸孩子,集三千寵愛在一身,
或許沒有手足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很無聊,
但至少這樣的孩子不會被拿來跟家中那個親密的誰做比較。
感覺得出來他是個很乖巧懂事的孩子,
至少對長輩的態度比我成熟得多,
阿姨盡全力栽培這個唯一的兒子,
聽得出來,她很想念兒子,但還是繼續努力工作來忘記想念,
這一切都是為了她兒子。
聊著聊著菜來了,
因為阿姨是這間店的常客,所以不用排隊就直接進了VIP包廂,
我只能說,不管在哪個社會,有錢有權很多時候真的可以省時省力省腦筋。
阿姨點了很多她兒子喜歡的菜,要我也嚐嚐看,
說著說著她兒子剛好就從澳洲打電話來了,
打電話是要說什麼呢?是要提醒他媽媽記得帶我外公外婆去飲茶。
我就說這孩子很貼心吧...這種事我根本做不來耶!
這家的菜比較精緻,蛋塔超好吃,
好吃到我想叫台灣麵包店的蛋塔都去跳河,
我覺得再來一百個我也吃得下去,
但也很有可能接下來一百年我再也不碰蛋塔。
吃完後阿姨繼續回去工作,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去法租界走走。
法租界這個地方在以前是中國人不能進入的,
反正就是以前歷史課本學的那樣,租界嘛,只是不知道現在的人如何看待它?
外公一談起租界就很氣憤,覺得是對中國人的恥辱,
但對我而言,就只是個觀光景點罷了。
不過我很慶幸這個地方沒有被拆掉,
我突然想到以前上原住民教育的時候,老師談到的"加的哲學"。
他說,我們總是用"減的哲學"來看待過去。
當國民政府來到台灣,把許多石碑牌坊上面的"大正XX年",全部改成了"民國XX年",
但是在那個民國XX年的時候,台灣根本就還不是中華民國,
既然一定得將民國的紀年方式加上去,為什麼不能兩種並行?
把大正或昭和兩個字改掉,能改變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過的事實嗎?
既然不能,為何不將這原本的面貌保留下來給後代子孫,
還原真相也好,引以為戒也好,我們都不能用否認的態度來看待我們的過去。
總之,法租界這個地方的歐式建築都還留著,
甚至有些重新整修後成為特色小商店,
我相信這個地方繼續維持下去,以後的人,就像我外公一樣吧,
會帶我去那裡告訴我中國人曾經受到過的不平等待遇,
然後再告訴我,一定要努力做好自己,千萬別被人家看不起。
看完法租界後我們回家休息,
我上網查武漢和北京的景點以及交通路線,
在這裡google真的不好用,百度才是我的好朋友,
我是說,當我在看地圖的時候。
北京的資訊很多,但武漢的真的不好找,
除了查到黃鶴樓裡裝了電梯以外,我查不到還有什麼地方很好,
可是我發現透過這個方式,
以前死記硬背很討人厭的中國地理,突然都清楚了起來,
我說...地理老師們要不要出一個這樣的作業給學生?
"規劃最便宜的五天旅遊行程",保證你的學生考試都一百分。
中國地理對台灣學生而言一向都太遙遠太陌生,
但卻被課本和考試逼到假裝對它瞭若指掌,
明明連"深圳"的第二個字都不知道在大陸讀作"鎮",
依然知道這是個經濟起飛快速的城市。
啊不過話說,我們這代學的中國地理已經一點屁用也沒有了,
因為在課本上,中國還是個漂漂亮亮的秋海棠。